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理需求凸显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随着“垃圾分类”“无废城市”等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实施,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
↑ 全国各地垃圾分类开展
生活垃圾处置关键要做好干湿分类
以上海为例,上海将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等统称为“湿垃圾”。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垃圾分类首要的是干湿两分法。湿垃圾如果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存放,湿垃圾容易变质、腐烂、滋生病菌,在垃圾收集、运输和末端处理过程中成为污染源;填埋时还会滋生蚊蝇,产生臭气和渗滤液,焚烧则会影响热值,产生二噁英等。
湿垃圾分离出来后,可以减少填埋场渗滤液,降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运行成本;垃圾总量减少,也使垃圾填埋场寿命延长。对垃圾焚烧厂而言,不仅降低了渗滤液处理成本,而且优化了焚烧垃圾的组分,提高了垃圾热值。
垃圾末端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主要有3种: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和堆肥。
1.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的处理方法具有技术可靠、操作管理简单、不需要进行后续处置、处理量大、对垃圾成分没有严格要求、 投资运营成本较低等优点。
缺点在于土地占有量大,垃圾填埋并未使垃圾减量,对于大量的生活垃圾需要巨大的填埋场地,以致新建填埋场选址困难;其次填埋场发生环境污染风险大,生活垃圾填埋场并未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堆存量的增加和时间延长,容易造成泄漏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等周边环境;同时填埋场容易产生甲烷等气体;而且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经过多年后容易矿化,矿化后的填埋场复垦困难,再次进行处理更困难。
2.垃圾焚烧发电
在“垃圾围城”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与关注。根据今年年初出台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占总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0%以上。
垃圾焚烧具有占地少、减量多、能源可利用等优点。但前期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昂,政府部门负担较重。其次制约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污染物排放问题,如不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动物及生态造成破坏。因此垃圾焚烧肯定是需要的,关键不在要不要烧,而在怎样烧。
2020年1月1日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将正式实施。按照规定,垃圾焚烧厂应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自动监测数据可以作为判定垃圾焚烧厂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证据。新规实施后,全国400余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全部向社会公开5项常规污染物排放数据。
↑ 点击图片拉大查看: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流程
3.堆肥
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是指凭借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分解、腐熟、转换成稳定的类似腐殖质土的方法。堆肥处理的原理大致可分为厌氧性发酵和好氧性发酵两种。
厌氧性发酵是使垃圾减少或者完全隔绝与空气接触,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质,产生二氧化碳、水、甲烷和腐殖质土的过程。
好氧性发酵是用翻堆、强制送抽风,以好氧菌分解有机质使其稳定的方法,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质土等。
堆肥是处理餐厨垃圾最有效的方法。城市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各占1/3左右。可回收垃圾通过各阶段的回收基本能够得到综合利用。如果再把分类出的餐厨垃圾很好地回收利用起来,可以减少一半的垃圾处理量。
↑ 厨余垃圾-厌氧性发酵处理
↑ 厨余垃圾-好氧性发酵处理
垃圾末端处理未来
垃圾处理的三个目标:即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末端处置项目如何转型升级,很大程度取决于源头分类的实际情况。一部分垃圾作为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完全可以做到再回收利用。目前中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严重污染环境。伴随着垃圾填埋的主力地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垃圾焚烧和湿垃圾专门处理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垃圾分类后减量化效果明显,剩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方式达到无害化处理。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正向成熟期迈进。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理需求凸显。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本页面宣传内容、活动政策具有时效性,具体请咨询客服!